top of page

小小生態保育學家課程

有研究顯示,每20分鐘地球上便有一種物種消失,可見生態保育迫在眉睫。面對物種消失、生態受損的挑戰,我們更需要從小培養孩子保護自然的意識與能力。透過一系列互動有趣的活動,帶領學生認識本地物種,尤其是那些極需保護的瀕危生物。從遊戲中學習、從戲劇中感受,我們不只傳授知識,更希望引發孩子對自然萬物的同理與關懷。

焦點環節和學習目標


📚 深化保育認知:了解生態保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,學習旗艦物種以外的本地瀕危物種,例如淡水魚和禾花雀的生存現狀與保育知識,鼓勵學生關注更多鮮為人知的受威脅生物。
🔍 培養實踐能力:透過小組遊戲、戶外考察、清潔山徑和戲劇表演等活動,提升觀察、合作與實踐能力。
🔍 啟發創意和培養資料搜集的能力:在活動中體驗引導學生自主搜集物種資料,並以創意方式設計和製作瀕危動物海報。
💚 培養保育意識:透過搜集資料和親手製作海報,在動手研究的樂趣中萌發關心,進而主動產生守護它們的願望。
過往合作例子
bottom of page





.png)







